以弘扬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为目的,2025年5月17日,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分别在天台社区与百安社区开展特色美育课堂活动。活动以艺术为桥梁,将传统文化融入趣味创作,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在天台社区的美育课堂上,志愿者通过分步示范,指导孩子们掌握裁剪、折叠、缝合等传统缝纫技法。孩子们选用靛蓝棉布为底,将祥云、五毒等经典纹样绣制于香囊表面,辅以流苏缀饰完成创作。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不仅解读了艾草、朱砂等香料的驱邪寓意,还结合《荆楚岁时记》讲解了端午节"恶月禳灾"的文化源流,最后引导孩子们在香囊内书写祝福笺,通过赠予亲友实现文化传递。
与此同时,在百安社区的美育课堂上,志愿者以“舞龙”为主题,带领孩子们探索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教学中,志愿者先通过实物拆解展示龙身骨架结构,再指导组装,引导孩子们观察龙头仰角、龙尾摆幅等动态特征,并讲解不同地域舞龙习俗的差异。孩子们在制作中不仅提升了手工技能,更深刻理解了舞龙中“龙珠引路”的协作精神与“九节布龙”的民俗寓意,部分孩子还主动查阅资料,补充了舞龙与二十四节气的关联知识。
本次美育课堂以不同主题展现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孩子们通过手工制作香囊,感悟端午祛邪纳吉的祈愿文化;通过组装舞龙道具,领悟团队协作的民俗智慧。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们既获取了文化知识,又实现了审美感知与动手能力的双重成长。未来,美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美育实践,助力孩子们在文化浸润中培养文化自信,在艺术表达中激发创新思维。

